第31章 主動請纓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7-28 11:02 字數:2807
且說,狀元葉祖洽因有宰相王安石的力薦,被皇帝由集賢校理破格提拔為禮部侍郎,專門負責新政、新法的推行和實施。
起初趙頊還有些顧慮,認為宰相是私心作祟,便征求身邊蘇軾的意見,誰知蘇軾不但沒有反對,還極力贊揚了祖洽一番。因此,趙頊便毫無顧忌地宣布任命。
葉祖洽跪地感恩且含淚泣言:“家鄉歸化有蠻夷歸順王化之意,祖洽懇請皇上給下官的家鄉祈福賜名!
神宗隨口說道:“以孔府泰寧為名如何?” 眾人齊聲說好,就這樣,歸化改為泰寧直至現今。
同被任命官職的還有蔡京、蔡卞、陸佃等人。
蔡京為舒州推官,蔡卞為中書舍人,陸佃為蔡州推官兼國子監直講……
當葉祖洽被任命為禮部侍郎不久,王安石便要求葉祖洽托媒說親,葉祖洽一心想要成為王安石的乘龍快婿,可他還是故作忸怩,推說家中已有妻室。
“侍郎大人別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宰相大人的千金傾國傾城,能與她連理是你上輩子積了大德,娶她是多少人朝思暮想、夢寐以求都得不到的大好事。男子漢大丈夫誰家沒有個三妻四妾,何況是大宋的禮部侍郎葉祖洽?”身在王府的呂惠卿站在一旁力勸葉祖洽。
“既然這般,能否等下官寫信告知妻子,接到回信的意見后再做出決定?”
呂惠卿一聽,極其憤怒地大聲呵斥:“好你個葉祖洽,真是給臉不要臉,你把我們宰相的千金看作啥了?”
王府的管家王之渙極力勸說道:“呂大人別生氣,葉大人的要求既合情又合理,就等他個一年半載也沒關系,家人的意見才最重要。”
誰知王之渙就這么一說,葉祖洽倒驟然緊張了起來,他急忙向呂惠卿作揖賠禮,慌忙說道:“祖洽的生父不在人世,下官六歲的時候便來到邵武和平,是否書信生母無關緊要,還望呂大人做我男方媒人,幫助下官向宰相提親。”
“就是嘛!打鐵還須趁熱,本官即刻面見王大人,代表葉家向宰相提親!
“聘禮沒有準備,現在如何提親?”
“葉大人咋就不知道我們宰相大人的一番苦心呢?王大人不是要你多少的聘金、聘禮, 而是要葉大人幫他一起實現皇上富國強兵的偉大理想!
待葉祖洽離開王府,呂惠卿面見王安石之后,宰相府的管家王之渙連忙朝著繡花樓疾步走去,他用力地敲響了小姐的房門。
“是哪個爹娘死得早,沒人教養的狗奴才,無故驚擾了我家小姐?”丫鬟李木英一邊朝外間房門快步走來,一邊氣嘟嘟地呵斥。
“木英快開門哪,我是管家王之渙! 聽說是管家,李木英嚇得吐了吐舌頭,慌忙轉身請示小姐。
王芳點了點頭,示意木英讓管家進門。
“小姐,葉祖洽已托呂惠卿向宰相提親,依之渙觀察,葉祖洽為人差勁……” 王之渙瞬間意識到了什么,他連忙停住口舌,匆匆忙忙地走出房門。
“小姐,咋辦?您是否會依著老爺的意思,嫁給禮部侍郎葉祖洽?”
王芳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極為堅定地說道:“不行!葉祖洽雖說狀元及第,高官封許,但他所得到的一切皆是新黨專政、舊黨妥協的結果,往明里說就是父親為了自己的變法成功,不擇手段,見上官均被皇帝破格提拔為禮部侍郎,父親也要…… ”
“小姐別妄議老爺,要是讓人聽見,傳到老爺的耳里,我可就完蛋了!
“你算是什么好姐妹?我看你還不如他王管家。”
“天地良心,我能為小姐上刀山,能為小姐下火海,可就是不能離開小姐!
“王管家歷來膽小怕事,他今天冒著被老爺趕回老家的危險,將葉祖洽托媒提親一事,告訴給我,那是因為王管家看清了葉祖洽的稟性,他沒敢往下說出的話語,便是葉祖洽品行不端的最好佐證!
“小姐需木英做些什么?” 王芳在李木英的耳旁輕聲嘀咕。
木英會意地點了點頭,隨后迅速地離開繡花樓。
“吉甫可有好事相告?”
見呂惠卿悅容滿面,王安石曉然萬分。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葉敦禮同意迎娶大人的千金,以后葉祖洽不但是宰相大人改革變法的得力干將,還是宰相大人的乘龍快婿!
“祖洽雖說是我的希望所在,但我也算是個文化人,憑良心講,要不是為了朝廷的改革變法,為了皇上的富國強兵,那葉祖洽的策論文章又哪能獨占鰲頭、狀元及第?在朝堂上我是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可一回府邸,心里便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尤其是在葉祖洽的人事安排上。蘇子瞻能夠擯棄前嫌,從大局出發,對吏部給葉祖洽的任命毫無異議,舉雙手贊成,其行為,著實讓我王安石意想不到。而反觀我自己,卻處處為難他,難道…… ”
“宰相大人今天究竟怎么了?您是我們新黨的頂梁柱呀!要是大人都向舊黨之人發慈悲、講善心,試問新政、新法還如何實施?蘇子瞻會替葉祖洽說話,只是他以退為進的無奈之舉。若是有朝一日舊黨專政,司馬光和呂公著等人卷土重來,他蘇軾還會幫我們新黨之士說好話嗎?葉祖洽的策論雖說沒有漂亮的辭藻,可它抨擊的全是舊制度、舊章法,要比空談的花樣文章實惠百倍,葉祖洽的文章不正是……”
“老爺,蔡確、蔡京、蔡卞求見。”
管家王之渙的稟報,打斷了呂惠卿不停的話語。
“父親還在書房嗎?是否能夠脫逃出去?” 見李木英上樓,王芳連忙問詢。
“小姐,現今老爺忙得不可開交,老爺的書房里除了呂大人之外,還有福建仙游的蔡氏兄弟!
“快換裝束,遲了怕是走不了!
“小姐要去哪里?”
“沒有選擇,只能北上遼國,尋找上官均!
李木英一邊幫著小姐梳妝打扮,一邊心有不滿地輕聲嘟囔:“上官均哪!上官均,你是否上輩子修來的好福氣?能讓我家小姐死心塌地,若是日后膽敢欺負我家小姐,別怪我木英…… ”
“嘰咕個啥?還不快點幫我!” 幫小姐扮成書生模樣后,李木英也很快將自己變成了書童。
“宰相大人,我今日帶著二位堂弟來覲見大人,目的是想讓堂弟元長留在京都,為大人的新政推行獻計獻策。 ”
王安石用力搖頭,大聲糾正:“持正說話有誤,新政的實施、推行,不是為我個人,而是為了大宋朝廷。”
“宰相大人說得在理,不過持正對堂弟元長…… ”
“大家都是自己人,有話直說,何必拐彎抹角?”站在一旁的呂惠卿實在忍不住。
王安石深深地嘆了口氣,而后慢慢說道:“此次吏部尚書曾布在任命高中生員之前,他確實有征求我的意見,在眾多的進士當中,元長的官職的確有點不盡如人意,只是一個小小的舒州(現在的安徽省安慶市)推官,可我也有難處,若京官都是我的身邊之人,請問皇上做何感想?太皇太后、太后又會做何感想?正因為元長是你持正的堂弟,屬自己家人,我才可私自做主,讓他官大半級到艱苦的地方錘煉自己!
“堂兄,宰相說得一點沒錯,元度愿和兄長換個位置。 ”
對弟弟的一番好意,蔡京并不領情,而是朝著王安石行了個跪拜大禮,而后大聲說道:“大人,為了改革的成功,變法的徹底,為了皇上富國強兵的理想能夠早日實現,別說是讓我去舒州當個推官,即便出使外邦,也無半點怨言!
王安石大為感動,連忙扶起蔡京,十分肯定地認真說道:“到舒州做推官只是我的權宜之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元長定能成為大宋朝廷的棟梁之材!
呂惠卿急忙湊近宰相的耳旁,嘰咕一番,王安石一聽,連連應諾、頻頻點頭。
“元長!元長,我還確實想要派個心腹作為我朝的文化特使出使遼國,你去遼朝表面上的任務是傳播漢族文化,其真正的目的是監督使臣上官均,將上官均在遼朝的一舉一動, 用飛鴿傳書的形式告訴我。 ”
蔡確聽后沒有再說些什么,而是辭別宰相,與堂弟一起回到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