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火并小三爺
作者:
田園 更新:2019-05-28 22:17 字數:6925
李海青自打起義旗后,每月不斷派出人馬到郭爾羅斯草原沿途各地打探扎木蘇榮和烏云琪琪格的下落。哪知一連四五十日,未得二人半點兒消息,海青心里焦慮不安,這且按下慢表。
再說郭爾羅斯草原胡匪總瓢把子(大當家)小三爺,自那日被張三彪和四指李齋把無名怒火給點燃后,便整日焦慮不安起來。想自己自拉起綹子那日起,在松嫩草原那是“橫踢馬槽”,不論是官家招的還是大戶養的兵丁鄉勇,對我都聞風喪膽。我的綹子在松嫩草原可謂是所向披靡,所以才能在這里衣食無愁,養尊處優。可今天竟然平地冒出個李海青,招人馬拉桿子還敢揚言與我作對,可見此人野心不小。莫非是應了那句話“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就在小三爺焦慮不安之時,這邊的三彪子和四指李齋不停向火上澆油。小三爺又急又氣,恨不能將那李海青等人一口吞進肚里。
小三爺綹子大營有一總摧姓熊名杰,此人早年讀過私塾,遇事老謀深算,被眾胡匪捧為“小神仙”。見小三爺幾日來被兩個混星子挑撥得整日氣沖牛斗,怒火中燒,便覺此事有些怪異。
這天,他只身一人來到了小三爺內室,悄聲問小三爺:“三爺,吾聞近日有新入綹子二人,每日只喋喋不休,在您面前極力挑撥三爺您老與李海青的關系。據我看來,二人并非等閑之輩。來我這里也不見得沒有其它歹意。‘人嘴兩扇皮,舌頭不是東西’,所以兩人的話都未必可信。若我未猜錯,此二人乃心懷叵測,表面是為三爺著想,實為借刀殺人,發泄個人私憤耳!望三爺深思。”
小三爺聽罷,先是皺了皺眉頭,進而又微微地點了點頭:“總摧之言雖似有理,只是李海青那廝整日價在伊順招地面招兵買馬,興兵布陣,演練攻防,觀其志乃亡我之心不死耳。我綹子大寨所需錢糧十有八九都來源伊順招城,倘此人一旦羽翼豐滿,不但撅了我的錢串子,我的霸主地位也將被動搖,似此怎不叫人心焦和氣惱。”
熊杰道:“據三爺所慮,海青之流是應早日鏟除為好,但兵書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三爺既還沒真正了解海青隊底細,下山前又無充分準備,已是犯了兵家之大忌,選此種時機下山,絕難有充分勝利之把握,望三爺三思。”
小神仙總摧熊杰一席話頓使小三爺恍然大悟,他拍著熊杰肩膀道:“如無你言,險誤大事。想我小三爺是何等樣人?怎能媽拉巴子被兩個剛來綹子入伙的小混星子唆使幾句就急欲下山去攻打伊順招?現我意是先他媽派幾個瞭青下山,潛入伊順招,摸清海青隊底細,再最后定奪。”
熊杰道:“三爺此言最善,我現就派精明忠義之人,打入海青隊,摸清他的底細,然后擇機發兵,出其不意殺死李海青以絕后患。”
小三爺原綹子大營里,有兩個最為聰明精細之人,一個叫爬山蛇李吉,一個叫搖晃山張五。總摧熊杰從三爺內室出來,急將二人叫至室內,私謂二人曰:“我今派你二人潛入城內,找機會打入海青隊或找知情人幫忙,務必將海青隊的軍事實力、行兵意圖和行動規律悄悄摸清。我等要消滅海青隊,保三爺在郭爾羅斯草原霸主地位不動搖,成敗在此一舉,干系全在你二人身上,望二位不要辜負三爺之心,事成必有重賞。”
二人得令,打扮成乞丐樣,第二天便早早出營,哪知到了伊順招城外才發現,昔日原本都敞開的伊順招城門,現四門緊閉,城墻上邊及炮臺內皆有兵丁巡邏和鄉勇駐守。二人無法進城,便先與幾個外來人員在城外閑逛了一回,直到辰時,城門才咿咿呀呀地被打開。兩個稍稍穩了穩神,便選準一個機會準備偷摸進城。哪知到了城門口一看,才發現可是要壞事。只見幾個持槍的兵丁鄉勇正盤察過往行人。再向里看還有好幾個不明身份的人在城門兩側不停地轉悠……
其實諸位不知,這便是李海青為防小三爺帶綹子尋釁滋事而設置的明崗暗哨,這可把李吉、張五給難住了。
原來爬山蛇李吉和搖晃張五二人已入綹子多年,光在伊順招打響窯、吃大戶便不下十幾次。作為小三爺手下的胡匪干將,城里人誰不認識,哪個不曉。別說是扮成乞丐,就是換了個腦袋,城里人憑聲音也能識別出二人是胡匪。尤其是一旦被那些吃過三爺虧的大戶家丁們看見,只要發一聲喊,就非被抓住生生打死不可。想至此,二人心里發毛,腿上打怵,遂商量一番,便不再進城。想海青隊有多少人馬與我二人都沒甚相干。隨便編一個數字差尺不差丈也沒甚要緊,還是保自家性命重要。他二人商量過后,便在城外選取一個草茂陰涼處偷藏了起來,哪知兩個原是走路辛苦之人,放倒頭只一會兒功夫便進入夢鄉。約至四更天,二人的衣服被露水打濕,先是李吉爬起,又推醒了張五。兩個一商量,都道海青部隊其實沒甚秘密,大不了是幾十支槍,幾十號人。至于敢不敢冒犯小三爺,全是李海青個人之事,誰能決定?想了一會,二人編了一通瞎話,回報三爺時就說:“海青隊約有兵丁不過幾十人,長短槍三、四十支。因懼怕三爺偷襲,晝夜設防,夜間四門緊閉,流動崗哨密布,白日里兵丁把守四門,嚴格盤察過往行人。看樣子雖想與三爺抗爭卻又斗膽不敢冒犯,所以海青隊目前還無跡象敢發兵攻我胡綹子大營。”
李吉、張五這套胡編亂造不能說是沒道理,也不容你不信,只是這等胡編亂造的“偵察”便斷送了小三爺的一條老命。
小三爺聽完二位報告后,與熊杰商議道:“依目前之局勢,還不能說海青沒有來攻我之心,他對我暫不動手乃是因力量不足。我現在卻可乘其力單勢弱之時發兵將其扼殺在搖籃里,一方面可使我綹子名揚松嫩,鞏固我們在郭爾羅斯草原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使地方鄉勇和官府從此不敢小覷我等。”于是小三爺當日便要下令發兵去攻打伊順招。
熊杰急道:“三爺此舉不妥,我現在雖人多勢眾,但若攻打伊順招,我在明處,彼在暗處,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此必會傷及一些弟兄的性命。我思之,海青與我等原本沒有仇隙,現可派一個使者,以交友會武為名,將李海青騙至城外,三爺先帶50人的馬隊佯與海青切磋,能打贏就將其就地消滅,打不贏也要將其死死纏住,我率大隊人馬隨后而至,但聞槍聲,我便指揮人馬將海青隊層層包圍,如此里外夾攻,便能穩操勝券,則大事可成矣。”
小三爺聞之大喜,急叫熊杰立即寫信。信曰:
伊順招海青隊總舵主李海青先生:
近聞伊順招有了海青隊,本應該前去拜賀,因近日有些許小事纏身故未前往,請先生海涵。吾常聽人言,“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你我自為鄰里,便當和睦相處。但為防今后您我部下磕磕碰碰傷了兩家和氣,以便永結秦晉之好,今欲與汝結為兄弟,先生如不嫌棄三日后上午在伊順招東門外拜把子結義并切磋武功,望先生不辭為盼。
郭爾羅斯草原綹子大當家
小三爺(張山)
小三爺看了信,蓋上了私人印章,當場封好,便又委爬山蛇李吉、搖晃山張五二人前往伊順招海青隊下書。
二人此番進城與上次不同,上次是膽膽怵怵,今兒個是一路飛奔。到了城門,也敢通報自己乃是胡綹子之人,被門軍領至客棧,呈上書信,海青遂派人念信議事。
先是海豹持信看了半晌,又思忖半天,才言曰:“此乃戰書也。表面上冠冕堂皇,實則暗藏殺機,如此我觀之,今番戰事已是不可避免。”
小諸葛安子奇道:“此信結義是假,圖我是真,只是現若我拒絕,他便可依我不義為名,出師伐我,且出師有名。據我看來,我與小三爺之戰事遲早不能避免,不是魚死,便是網破,現當務之急是如何將計就計,就地消滅小三爺!”
海豹沉思一會兒,問子奇:“三弟來伊順招多年,是否可知胡綹子內部底細?”
子奇道:“一年前,小三爺的總摧熊杰曾三番五次約我入伙,委我入綹子后當翻垛(推八卦)。據他吹噓,綹子里最為了得之人,便是他大哥炮頭熊虎。此人武功蓋世,槍法嫻熟,且膽量過人,綹子里的人稱其為拼命三郎。此外便是大掌柜小三爺,一騎馬、一桿槍,可謂是人中豪杰。除此之外,再未見有真本事之人。”
子奇說至此,略停了停又接著道:“熊杰還曾多次邀我去綹子大營,據群徒所言,小三爺綹子里約有七八十名悍匪,這便是小三爺的馬隊。綹子對外稱有三四百人,其實不超三百。在這三百人之中,還有幾十名秧子小軍,遇吃遇喝就上,看槍響就逃,俗名‘吃溜噠’。此等胡匪其實不足為慮。”
海青聽至此,情不自禁皺了一下眉頭。
本來小三爺部在郭爾羅斯一帶兵多將廣,與海青隊對比力量相差懸殊。假如小三爺能在他的大營里約海青會面,就可能中小三爺的調虎離山之計。屆時海青隊在明處,小三爺的部隊在暗處,雙方交起火來,海青隊就只能是被動挨打疲于奔命,小三爺卻可在暗處占盡先機。只可惜小三爺這次老謀失算,自以為人多勢眾,竟將胡匪調離匪窟勞軍襲遠,與海青隊決斗,把自己的優勢變成了可以被人隨意攻擊的軟肋,在無意間幫海青隊占了先機。
海青思忖良久,緊皺的眉頭下開始慢慢地露出了一絲笑意,又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開口對諸位道:“現在不知諸位怎么想,我思忖小三爺與我面會,乃是天賜良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我認為消滅小三爺成敗在此一舉!”
說罷,便對三位附耳低言,三人先是頻頻點頭,接著一個個便都笑逐顏開,都道此計可行。接著大家又都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地議論了一番后,便委子奇寫回書,書曰:
松嫩響馬大當家小三爺:
來書已悉,吾等十分感謝,我等堅信“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二日后辰時,伊順招東門城下結義,切磋武藝,只是為加重拜把子氣氛,防止萬一,希望雙方所帶部隊不超過五十人。
伊順招李海青奉上
子奇持信,又熟讀一遍。打發走李吉、張五,四人重又入室議論了一番。
卻說小三爺接到復信后,依熊杰之計,緊急安排,備足了槍支彈藥。天剛放亮,便帶人馬出發。他親率五十人馬隊,幾十里的路程,未過三個小時,辰時前便已兵臨城下,將至壕邊。
小三爺在城外見城門緊閉,心里正自疑惑,猛聽得城上一聲號炮,城門打開。只見一個大漢騎黃驃馬、背大砍刀,腰中兩支大鏡面匣槍的紅纓穗迎風擺動。緊跟海青身后,騎馬的兩個漢子也算威武。
再往后看,馬后邊跟著大約有二三十人,只有一半人持著長槍,一個個破衣襤褸,蓬頭垢面。距離小三爺20米開外就都停步,一字排開。只留一人跟隨海青緩緩來到小三爺馬前。小三爺見狀心里暗暗歡喜,只道是海青中計。來的人全是一伙“望鄉臺上唱梆子腔,不知死的鬼”。
那邊小三爺帶著馬隊,也學海青隊伍模樣,威風凜凜的馬隊在20多米開外一字排開,也只有幾名護衛和一個大漢陪著來到了海青馬前,兩個各自拱手抱拳,互通姓名,問罷了貴庚年齡,方知小三爺長李海青十多歲,是個久經世態的老狐貍。
小三爺對海青道:“你我能今日相識,實是三生有幸,千里機緣。今便按書中所言,比武論英雄,結成忘年之交,以便今后共創大業,永結秦晉之好。”
海青遂假意迎合“愿聽大哥吩咐!”
小三爺嘴里雖如此講話,心里卻早揣一個心眼。他原與熊杰約定,以伊順招城下槍響為號,只因此番馬隊行速太快,把步行隊伍就遠遠地甩在了后頭,所以必須拖延時間,待大部隊到后開槍。于是他便對海青道:“你我二人既已兄弟之交,所以我提議你我二人切磋,先比馬功,后比武功如何?”
海青點頭稱是,遂對小三爺道:“請大哥先來。”
要說小三爺真不愧是綹子大當家,果然有些本事。聞海青之言也不客氣,只見他打馬潑喇喇地向前跑出約三十米左右,左手突然向空中連發出三個飛球,只見那飛球滴溜溜在空中似3個飛翔的小鳥,又見小三爺在馬上先飛起一刀,砍落一個飛球,再一回刀,刀隨球到,第二個飛球亦應聲落地,此時第三個飛球離地不遠,只見小三爺幾乎雙腿離蹬,一個水中撈月又將第三個飛球揮為兩半,這便是小三爺的絕技叫“一馬三刀”,這三個球若是馬下之人,便可頃刻取下三個的項上人頭。
此時,海青只留心怎樣乘機擒獲小三爺,并未把比武放在心上,輪到他獻藝時,只用了三分功力,使的是蹬下藏身和探囊取物之功,任憑黃驃馬高速飛馳,他卻將小三爺砍落的三個飛球輕輕撿起,立馬在小三爺面前,將三個飛球呈上,笑道:“小弟不才,獻丑了。”
此時,小三爺急欲在海青隊前顯威,意從氣勢上先壓倒海青隊,以便隨后發威,便對海青道:“你我二人馬上功夫已見一斑,現你我手下再各出一人,不用兵刃,只赤手格斗比武如何?”
真乃是胡匪,還未待海青同意,小三爺身邊一個黑臉大漢早已脫去上衣,光著膀子露出了成片的犍子肉,好一位綠林武夫。
海青見狀,遂目視海龍。海龍會意,雖是去賭斗,卻假作燕語鶯聲故作膽怯狀,拱手來到大漢面前。互通姓名,海青才知此人便是綹子隊里第一武打高手,人稱煞地神熊虎。
海青見時機已到,正待運力發功擒住小三爺,先壓住群匪,忽見西北方向黑壓壓地有一二百人呼叫著向城下沖來。小三爺見時機已到也不怠慢,急拔槍在手,只聽“啪!”的一聲,便見一人中彈。
你道中彈者是誰?請先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原來綹子總摧熊杰之計早在海青隊四人預料之中,按四人所定之計,城頭炮樓及城墻上預先埋伏了30多名由海豹親自調教出來的長槍射手,由安子奇指揮,只聽城下槍響,便集中火力先殺傷胡匪馬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這一陣,即便不使其馬隊全軍覆沒,也必傷他十之六七。
城下,由海青、海豹、海龍所帶30多人,看似只有一半人持槍,一個個蓬頭垢面,走起路來也很散亂,其實此舉只為麻痹小三爺等人,使其輕敵,如此便可保小三爺與熊虎放心與海青隊比武,將其乘機擒獲。此外,那些表面看似無槍之人,全都暗藏短槍利刃,都是海龍近日培訓的武打好手。但見雙方比武,不管誰輸誰贏,只聽海豹槍響,便立即開槍先將兩匪首周圍的貼身侍衛就地消滅,不得讓匪首跑掉,有能擒獲匪首者必當重賞。
卻說海豹見海龍要與熊虎放對,正要舉槍發令,猛見小三爺掏槍,說時遲那時快,只聽一聲槍響,先將小三爺的一只胳膊打斷。這邊海龍也早已發威。至于海龍武功的來歷。請諸位先記住此話頭,我在后面將向諸位詳細介紹。只見海龍使開拳腳,一路解數如閃電般的向熊虎滾將過來。只見那海龍躥高縱矮一點聲音皆無。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熊虎只覺四周全是海龍,卻不知哪個是真身,想重拳出擊,又恰似“哮天犬吃天不知從哪下嘴”。稍一疏忽,便被海龍一個飛腿兜襠而入正中下身“彈丸”,熊虎禁不得疼痛,撲通倒地,殺豬般嚎叫起來,被海龍又一腳踏住胸口,遂從腰中抽出一把尖刀。熊虎見狀,顧不得下身“小腦袋”疼痛難禁,不迭聲地哀求海龍,只求爺爺高抬貴手饒小的一命。海龍手下人早對熊虎恨之入骨,只怕海龍心慈面軟放掉胡匪,便發一聲喊,一起涌上前去,先是一刀解決了性命,復一刀割下人頭。只可惜熊虎為人一場,今日遇上了克星,兩件兵器一件都未用上便被人殺死,正所謂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那邊的小三爺情急之下,抽身不得。只因被海豹傷了一只手,只好硬著頭皮來斗海青,怎禁得起海青大力神威,只一個回合便將其單臂鎖喉,把那小三爺憋得臉色發紫,幾乎背過氣去。海青令手下將其綁縛,押入城內,嚴加看管,容日后處置。
再說海豹還在海龍與熊虎放對之時,早已雙槍并舉,對兩面匪首后邊不遠處的貼身侍衛兜頭就是兩梭子。海豹的槍法先前已交待,現加海青、海龍三人打槍全憑意念,從不用眼,指哪打哪百步穿楊,僅兩梭子彈,兩匪首身子后邊的護衛便都應聲倒地。再看小三爺身后的馬隊,本想沖殺過來解救熊虎和小三爺,卻見二人被用槍口頂住了太陽穴。想打槍,又怕傷了匪首,稍一猶豫城上子彈便如飛蝗般一股腦地射向馬隊,頃刻間便將其打得人仰馬翻。
后面的馬隊見大勢已去,自思打已是無益,況且又是“人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之時,便調頭后撤。
再說那邊總摧熊杰帶的一二百名后續匪徒,急急忙忙的走了大半夜,可憐兩條腿與四條腿賽跑,一個個氣喘吁吁。好不容易跑至伊順招城邊,還未到城下,便急令部隊從兩翼迂回包圍海青隊。眾匪徒正欲蜂擁向前,恰遇陣前匆匆撤回的馬隊。一打聽才知三爺和熊虎已遭海青毒手,不由大怒,罵道:“可恨三爺戎馬半生,卻養了你們這些飯桶,平日里搶金銀、睡婊子、摟娘們,一個個的腦袋都削個尖地往里沖一個頂倆,今日上陣眼看三爺被擒不但不救反而臨陣脫逃,‘老母豬還愿倆不頂一個!’奶奶的!留你們這等廢物何用?”
說著竟啪啪兩槍,將兩個小胡匪就地槍斃,遂又對群匪吼道:“今日必須殺進城內,不救出小三爺誓不回城。臨陣脫逃的王八羔子提腦袋見我!”
說完便大吼一聲:“給我沖!往死里打!”
卻說海青見匪徒的大股增援部隊趕來,便急令城外部隊各自尋找好地形,在草叢中就地隱身。所有部隊立即做好準備,消滅胡匪為伊順招人民除害,成敗在此一舉,有貽誤戰機和臨陣脫逃者就地正法,聽我槍響為令!
眼見群匪們亂嘈嘈的呼喊著向城門沖來,50米、40米、30米……簡直是沖到了海青伏兵的鼻子底下,海青就是不做聲。面對這些殺人不眨眼的胡匪惡魔,海青隊的幾個小兵勇急得鼻尖直冒冷汗,眼睜睜地看著大哥。只見海青在匪徒距伏兵已不足20米時,才一揮大鏡面匣槍,高喊一聲“打!”緊接著便聽伏兵的子彈呼嘯著飛向匪群。
頓時,城上城下,火力交織。匪徒群里一陣血肉橫飛,哭爹喊娘,頃刻間便齊刷刷地被撂倒一片。
原來打城前,小三爺和熊杰聽李吉、張五報告,海青隊有槍不過三、四十支,今天看來,城上城下少說也有一、二百支。守城部隊的武器比攻城的還多,這仗還能再打嗎?熊杰看了一眼陣前倒下的眾兄弟,不由破口大罵李吉、張五兩個混蛋。其實這二人見事不好,早就逃之夭夭了。熊杰只得對身邊的人怒喝一聲:“暫撤回大營!”話聲剛落,只覺得右腿麻木,便知此生完了……
此時,城上城下所有守城的海青隊員們在海青的指揮下,高喊著“沖呀!殺呀!”恰如猛虎般向群匪沖來。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人一生跑速最快的大約就是逃命之時。海青見群匪逃跑,便令海豹、海龍各帶人馬,從左右兩側全線追殺殘匪。務必于今晚日落前,除惡務盡,將土匪斬盡殺絕,然后占領小三爺胡匪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