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5)采訪對象
作者:
極限 更新:2016-09-02 22:43 字數:1493
樊花點點頭笑道,可以,你可聽好了,先給你個簡單介紹。
樊花介紹的第一個姐妹名叫張群,姐妹們稱她學問妹。來自一個農村小鎮,她的父母都已病故,是她爺爺奶奶和小叔供她讀高中上大學。剛入大學時,不知她從校外哪里租來一架縫紉機,拉起了縫縫補補的活,還能自裁自作,定做新衣服的同學也是滿意,說她手藝不錯,一半幫一半賺,竟也能賺點小錢,減少了爺爺奶奶的負擔。目前,這項勤工儉學項目在校園里倒是吃得香。她活動能力強,很有人緣。除了攬活干活外,她平時可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就連回到宿舍也要看書,電腦也少玩。大多的時間總是往她的勤工儉學部跑,那里有許多活需要她去做。后來,她小叔不讓她做縫紉了,讓她專心讀書。她聽了她小叔的話。從入學第二學期開始,她就立下目標,爭取每個學期都拿獎學金,學好本領,回家鄉去當教師。她的家鄉太需要師范科班出身的教師。那里的小學校,甚至中學,能從師范院校分配去的很少,有不少教師的學歷僅是高中畢業。那里有將近一半的小學教師是代課教師。她學習很刻苦,是學問型的學生,大家都很喜歡她。
第二個姐妹名叫李春陽,姐妹們稱她洗衣妹。來自農村山區,她的父母離棄,阿媽改嫁,她從沒見過她阿媽一面,父女倆相依為命。她阿爸除了種田,全靠收破爛賺錢供她上學。剛入大學時,她只有兩三件衣服,可總是隔兩三天的又要買一包洗衣粉,中、晚飯后總見她洗衣服。起初,大家都頂納悶的,后來才知道,她是替人洗衣服賺生活費。后來又利用雙休日或下午自學時間到飯館去洗碗,賺學費。學生勤工儉學部給她介紹了一家家教,據說收入挺可觀。一個學期下來,學費不用愁了,有時還給家里寄點錢呢。她算是半工半學型的學生。
聽完樊花的介紹,劉河沉思了一會兒,點點頭說,張群和李春陽真的不容易,也不簡單,有志氣也有骨氣,應該大寫特寫,樹為典型,廣泛宣傳。梁麗娜又是另一類型,只是她陪聊這一行業,我覺得不好寫,弄不好會有負面影響,先放一放。
樊花點點頭說,梁麗娜可以先放下,另找個切入點,我認為,張群和李春陽有新聞亮點,其實,他們的處境跟我們差不多,只是我們比他們幸運,我們遇到了好人。
劉河沉默了,似乎低頭不語。
只是我們都以愛情做代價。樊花說。
這不算是以愛情做代價,因為我們彼此對對方有感情,彼此愿意。劉河說。
樊花說,是的,我也弄不清楚這是什么東西。
唉!我也說不清,這是屬于什么,也許是一個新的愛情哲學吧。劉河笑道。
是的,我們是比他們幸運,過早的品嘗到了這種愛情,我們應該珍惜。
劉河又沉默了。他的眼光又環視室內的床架。床上被褥是學校統一發的,皮箱也是,所不同的是擺在床底下的鞋不一樣,還有床上物品不相同。象梁麗娜,床底下是四五雙樣式不同顏色各異的鞋子,床上角落放是熊貓玩具,各色化妝品等等。看著各人的用品就可以大略知道他們的處境、心態的,劉河想,可這四個姐妹的處境、心態,甚至性格又是如何呢?
樊花看見劉河沉思,忙問道,怎么樣?他們的經歷有報道價值吧?
當然有價值,太有價值了。劉河猛醒,笑道,我想進一步采訪,寫具體點。
采訪的事由我來安排吧,樊花說,我先和他們打個招呼,讓他們心里有個底,再給你回話。
然而,樊花給劉河的回話簡直讓他大吃一驚。樊花告訴劉河,三姐妹不愿意接受采訪,不同意把他們的經歷公開,他們希望平平靜靜地做他們應該做的事,平平靜靜地完成他們的學業。
怎么會這樣呢?劉河真的不理解,在人才濟濟的大學校園里,不少學生都在想辦法捎尖腦子出風頭呢。
我怎么知道?樊花也顯得很無奈。
劉河想想,點點頭說,那也是,我們不應該打破他們平靜的生活。
可是,大學校園里的生活,怎么會平靜呢?樊花長長嘆氣,搖頭道。
劉河也是笑嘻嘻,不住地搖頭嘆息道,太復雜了,真的弄不清楚。